园林资讯
-
生态的厚延长了北京炫彩的秋
自10月中旬起直至11月下旬,北京市从远郊山岭的层林尽染,到城市街巷的落叶铺金,秋色的浓郁与持久均胜往年。气象数据与园林观测证实,今年,北京彩叶的最佳观赏期较往年延长了近一周。“加长版”的秋日美景并非偶然天成,背后是多年来北京市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科学长远的生态规划,两轮百万亩造林工程构筑起坚实的生态屏障、增彩延绿让生态景观持续提升,厚重的生态底色成就了夺目的古都秋色。
-
甘肃武威推进荒漠化治理样板区建设
2025年,甘肃省武威市完成人工造林30万亩、工程固沙35万亩、退化林修复22.2万亩、综合治理退化草原123万亩,祁连山水源涵养林草带基本建成,518公里环绿洲防风固沙控尘林草带全线闭合,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
山东淄博800岁“网红”古银杏树 一场古树保护与文旅的双向奔赴
当江苏游客驱车6个小时奔赴山东原山白石洞景区,只为定格那棵银杏树的金黄瞬间。这棵矗立在淄博市博山区群山环抱之中的古树,正以特有的方式书写生态保护和文旅发展的共生密码。近日,凭借这棵古树的热度,原山国家森林公园跻身全国景点人气榜第65名,成为全国各地游客竞相打卡的热门景区。
-
福建漳州两项成果纳入国家林草科技推广成果库
近日,福建省漳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牵头申报的两项成果——“托里桉组培繁育技术专利”及“托里桉省级无性系良种TZK-41”通过审核纳入国家林草科技推广成果。
-
河南香鹿山林长制引领走出共富路
“林长制让我们真正成了山林的主人。”河南省宜阳县香鹿山镇王凹村村民何万记说,家里10亩地流转年租金4000元,在工厂打工月赚4500元,再加上分红,年收入超10万元,“比种玉米强多啦。”
-
雪乡景区焕新启幕 冰雪盛宴邀客共赴
11月17日,龙江森工大海林林业局有限公司雪乡景区正式进入2025—2026冬季经营季,今年雪乡以体验升级与暖心服务为核心特色。
-
河北石家庄:以改革激活森林“四库”潜能 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兴
近年来,石家庄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三权分置”、森林经营、金融服务、产业发展等重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活森林“四库”潜能,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兴的有机统一。
-
广东台山完成全国首次红树林保护碳汇公众认购
11月14日,广东省台山市启动全国首次红树林保护碳汇公众认购,首批红树林保护碳汇以336元/吨价格公开发售,吸引了众多侨胞、市民等踊跃咨询认购,现场认购量达477吨。认购所得资金将用于红树林抚育、修复与科普教育,形成“保护—增值—再保护”可持续循环。
-
从生态痛点变金山银山!2025“滇池时代”论坛构建滇池沿岸和谐新图景
本网讯 记者柏斌报道2025年“滇池时代”发展论坛于11月16日在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大自然风情园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昆明学院·云南特色资源植物智慧农业工程中心主办,云南榄蓉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等八家企业联合承办。论坛聚焦滇池流域生态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围绕绿色防控、生态修复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
青海发放草原生态保护奖补资金144亿余元
“十四五”时期,青海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全省已承包到户(单位)的5.96亿亩草原实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措施,2021年以来累计发放奖补资金144.73亿元,惠及全省76.51万牧户、326.2万人。
-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与WWF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11月21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北京代表处在密云区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
安徽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保障扬子鳄越冬安全
11月18日,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宣城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及各县(市、区)相关部门、乡镇社区等开展冬季清网执法行动,为扬子鳄越冬筑牢安全防线。
-
广东以森林文化绘就生态文明新图景
南粤大地,群山叠翠,林海苍茫。作为林业大省,广东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总牵引,深挖森林文化的生态、经济、人文多元价值,让千万亩林海既成为生态屏障的“绿色长城”,又化作文化传承的“活态载体”和富民兴村的“绿色银行”,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上,书写出独具岭南特色的生态文明答卷。
-
湖南开展“送技术上门”联基层活动
为充分发挥省直事业单位的专业优势与引领作用,提升基层林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11月13日,湖南省林业局湘林巾帼志愿服务队监评中心分队组织10名技术骨干赴益阳市桃江县林业局,开展“送技术上门、送服务到人”活动。桃江县林业局技术人员、林业站负责人和林业科技园技术人员60余人参加。
-
湖北神农架生物多样性指数全国领先
近日,全国林业和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联盟年会暨IUCN自然保护地绿色名录研讨会在湖北神农架举行。神农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受到与会专家肯定。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旗舰物种神农架金丝猴种群数量增至10个、个体数量增至1618只,栖息地面积扩大至3.5万公顷。神农架生物多样性指数稳定在81.18以上,居全国领先水平。
-
哈尔滨涉林经营主体产值达35亿元
人民日报哈尔滨11月24日电(记者方圆)记者日前从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5年培育,哈尔滨涉林经营主体达2000余家,年产值从2021年的22亿元增至2025年的35亿元。
-
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保护区上演“鸟浪”奇观
11月20日,破晓时分,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伴随着悠扬鸟鸣,“鸟浪”奇观开始上演。“鸟浪”时而扶摇直上,时而俯冲直下,又时而急转盘旋,阵型瞬息万变,气势壮阔。
-
甘肃河西走廊发现大面积野生红枸杞种群
央视网消息 近日,记者从甘肃省酒泉市林果服务中心了解到,调查人员在祁连山北麓酒泉市肃州区、玉门市、瓜州县和张掖市肃南县、高台县等地及河西走廊荒漠边缘区域,发现大面积野生红枸杞种群,这是河西走廊野生红枸杞资源调查的重大发现。
-
云南楚雄积极推进林业碳汇研究工作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通过深化林草综合改革、摸清林业碳储量底数、探索“碳普惠”模式等,积极推进林业碳汇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
浙江绍兴越城区抓实保护救护筑牢生态屏障
日前,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在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获救并成功放归自然。从深夜被发现到科学放归山林,全程不到12小时,这场高效专业的救护行动,是越城区持续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生动实践,也折射出该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治理方面取得的扎实成效。
-
江苏淮安印发鸟类与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协同治理工作机制
近日,江苏省淮安市21个部门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要求及市委、市政府领导工作指示批示,结合淮安实际情况,经市政府同意,就加强鸟类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分工,印发了《淮安市鸟类与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协同治理工作机制》(以下简称“工作机制”),形成“部门主动靠前、属地认真落实、全民共同参与”的常态高效共管共治格局,扎实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
山东承载型难燃定向刨花板通过新产品鉴定
近日,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新产品鉴定会,山东省林科院研发的“承载型(OSB/2)难燃定向刨花板”新产品居于国际领先水平。本次鉴定会的专家委员会成员来自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草局产业发展规划院、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与科研机构。省林科院研发团队就产品关键技术向专家组作了详细汇报,并答疑。
-
福建云霄多管齐下提升林业资源保护治理效能
今年以来,福建省云霄县多管齐下提升林业资源保护治理效能。
-
陕西略阳妥善化解集体林地“一地多证”问题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在推进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探索“12311”工作法,妥善化解集体林地“一地多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