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资讯
-
瞄准6000万元新增产值!云农大科技特派团赋能江川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网讯 记者柏斌报道 11月19日,“云南省江川区花卉产业科技特派团”项目工作启动培训会在玉溪市江川区举办。标志着江川区花卉产业发展在科技力量的深度赋能下,正式开启了提质增效、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
龙江森工集团连续16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
11月15日,随着秋季森林防火期正式结束,龙江森工集团2025年度森林防火工作圆满收官。作为守护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力量,龙江森工集团连续16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为658万公顷林海筑牢生态安全防线。
-
山西召开2025年森林草原防火包片服务工作安排部署会
日前,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召开2025年森林草原防火包片服务安排部署会议,全面启动今冬明春防火包片督导工作,11个包片服务组将奔赴全省11个地市、省直林局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推动防火责任落实、举措落地。
-
宁夏打破土地、林地、草地独立审批壁垒
“贺兰山东麓旅游环线项目从9月底正式开工到现在,我们已完成了路基工程、涵洞工程和80%桥梁工程下部结构的施工。”11月17日,宁夏公路管理中心建设二处工程管理科科长刘俊岳说,该项目上报的报件全程一次性通过,是工程进度不断加速的秘诀,而这得益于宁夏探索并全面推行的用地用林用草联动审批改革。
-
浙江协同推进森林草地湿地调查监测
在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深入的关键时期,如何精准掌握林业资源家底,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供可靠支撑?
-
内蒙古新一轮草原保险试点全面启动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政策性草原保险试点首张保单在阿鲁科尔沁旗落地,标志着全区新一轮草原保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该保单覆盖全旗106个嘎查村,涉及草场594万余亩,为22324户草原承包经营者提供风险保障20余亿元。
-
北京温榆河公园获“环境可持续发展项目金奖”
日前,2025国际花园城市竞赛全球总决赛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落幕。北京温榆河公园(朝阳段)凭借在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卓越实践,获得“环境可持续发展项目金奖”。
-
云南昆明:林地上的“生态实践课”
近日,云南省昆明市林草局联合晋宁区林草局、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履行义务担使命·抚育绿色护生态”——滇池流域面山义务植树尽责活动。师生们走出课堂、走进山林,与林草工作者们一道,在亲手劳作、亲身体验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山东青岛创新古树名木保护模式
古树名木是镌刻城乡岁月的“活化石”,更是承载地域文脉的精神地标。作为兼具海滨风光与历史底蕴的城市,山东省青岛市始终将古树名木保护视为生态传承与文化守护的核心工程。目前,全市共有古树名木1764株。近5年来,全市累计复壮濒危古树690株,抢救严重濒危古树30余株,建成古树公园8处,逐步构建起“覆盖全过程、全要素,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的古树名木保护“青岛模式”。
-
浙江龙泉以“四链”融合推动森林“四库”联动
龙泉市是浙江省23个山区县之一,林地面积393万亩,森林覆盖率84.78%。近年来,龙泉市依托特色林业资源优势,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抓手,通过推动资源链、产业链、服务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深入挖掘森林“四库”潜力,全面提升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走出一条林区增绿、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
候鸟变“留鸟”:四川邛海鸟类达310种创历年新高
记者11月23日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的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获悉,今年统计到栖息于此的鸟类种类已增长到310种,创历年新高,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在邛海安家变“留鸟”。
-
甘肃高台黑河湿地打造候鸟“五星级服务区”
近日,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台段,大天鹅、赤麻鸭、灰雁等珍稀候鸟成群聚集,它们或悠然游弋于碧波之上,或展翅翱翔于蓝天之间,为静谧的冬日乡村平添了无限生机。
-
重庆荣昌“三兴”行动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
在重庆市荣昌区昌州街道,几株百年黄葛树静立广场中央。这片地曾被规划为商业综合体的地块,为还绿于民,政府放弃4.5亿元开发收益转而打造公共绿地,这几棵古树的命运也因此得以改变。
-
甘肃高台利用中水滋润戈壁荒漠
寒意渐浓,甘肃省高台县合黎镇八坝滩的防护林带已披上黄褐色。林木管护员刘万齐走进滴灌控制井房,拧开阀门,汩汩“中水”沿着地下管网,缓缓滋养着这片戈壁。
-
候鸟翔集石臼湖生态画卷映碧波
初冬时节,成群的候鸟如约而至,翩跹飞抵安徽省马鞍山市石臼湖湿地,拉开了今冬候鸟迁徙季的序幕。
-
甘肃山丹“改”出绿水青山新生机
初冬时节,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春弘丰源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多昭在自家新改造的珍珠油杏园子里忙碌着。“以前守着林子愁出路,现在林地能入股、能贷款,我经营合作社,既照顾家里又能赚钱,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吴多昭说。
-
重庆巫山“林改+森林康养”带来多重效益
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重庆市巫山县创新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
我国首个落羽杉金叶新品种‘鸣人’获授权
本网讯 记者柏斌报道 11月1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发布2025年第二批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名单,479个植物新品种获得授权。其中,由嘉善县笠歌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落羽杉金叶新品种‘鸣人’榜上有名,成为我国首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的落羽杉金叶新品种。
-
四川总林长令全面推进“天府森林四库”建设
近日,四川召开建设“天府森林四库”现场推进会,宣读四川省2025年第5号总林长令《关于全面推进“天府森林四库”建设的通知》,并就推进建设工作进行具体安排,聚力打造全国“森林四库”建设示范省。
-
广东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12月1日起施行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广东省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
-
“龙江绿碳”纳入黑龙江生态保护司法赔偿体系
近日,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与省林草局、省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在破坏森林生态环境刑事案件中适用林业碳汇赔偿机制的工作指引(试行)》,创新性地将黑龙江省自主开发的“龙江绿碳”林业碳汇产品纳入生态保护司法赔偿体系,有效破解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存在的周期长、成本高、标准不统一等关键难题。
-
浙江举办林业数字化专题培训深化融合创新
近日,浙江省林业数字化专题培训班在仙居县举办,以加快推进全省林业数字化建设,深化人工智能与林业治理现代化融合创新。
-
森林可持续经营 | 从扩绿到提质,湖南绿色家底愈加丰厚
三湘大地,绿潮涌动。作为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湖南省森林面积1.72亿亩、森林覆盖率54.11%、森林蓄积量6.97亿立方米,生态家底丰厚。
-
山西累计完成营造林2100万亩
“十四五”以来,山西省聚焦“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2100万亩,年均推进100万亩未成林封育、100万亩森林抚育,生态治理实现从“扩绿”到“提质”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