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资讯
-
我国首个落羽杉金叶新品种‘鸣人’获授权
本网讯 记者柏斌报道 11月1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发布2025年第二批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名单,479个植物新品种获得授权。其中,由嘉善县笠歌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落羽杉金叶新品种‘鸣人’榜上有名,成为我国首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的落羽杉金叶新品种。
-
四川总林长令全面推进“天府森林四库”建设
近日,四川召开建设“天府森林四库”现场推进会,宣读四川省2025年第5号总林长令《关于全面推进“天府森林四库”建设的通知》,并就推进建设工作进行具体安排,聚力打造全国“森林四库”建设示范省。
-
广东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12月1日起施行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广东省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
-
“龙江绿碳”纳入黑龙江生态保护司法赔偿体系
近日,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与省林草局、省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在破坏森林生态环境刑事案件中适用林业碳汇赔偿机制的工作指引(试行)》,创新性地将黑龙江省自主开发的“龙江绿碳”林业碳汇产品纳入生态保护司法赔偿体系,有效破解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存在的周期长、成本高、标准不统一等关键难题。
-
浙江举办林业数字化专题培训深化融合创新
近日,浙江省林业数字化专题培训班在仙居县举办,以加快推进全省林业数字化建设,深化人工智能与林业治理现代化融合创新。
-
森林可持续经营 | 从扩绿到提质,湖南绿色家底愈加丰厚
三湘大地,绿潮涌动。作为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湖南省森林面积1.72亿亩、森林覆盖率54.11%、森林蓄积量6.97亿立方米,生态家底丰厚。
-
山西累计完成营造林2100万亩
“十四五”以来,山西省聚焦“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2100万亩,年均推进100万亩未成林封育、100万亩森林抚育,生态治理实现从“扩绿”到“提质”转型。
-
新疆出台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办法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财政厅等部门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建立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主建、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切实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平。
-
安徽营造林技术培训班举办
2025年11月10日至11日,安徽省营造林技术培训班在宣城市泾县举办。
-
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县加快推进“三北”工程建设
11月19日,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腹地的奈伦湖,“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工人正利用施工窗口期加紧作业,各类机械设备有序运转,标志着2025年度“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进入关键阶段。
-
海南琼中构建林下经济复合型产业体系
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森林覆盖率达86.17%。立足丰富的森林资源禀赋,琼中科学规划布局,不断拓展林下经济业态,着力构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景观利用等复合型产业体系,形成“林+药”“林+菌”“林+果”“林+旅游”等“1+N”发展模式。
-
甘肃正宁:造林护绿富农家
11月18日,甘肃省正宁县西坡镇韩坳村的“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现场,50多岁的村民石国宝正和村民一起挥锹培土,身后新栽的国槐苗整齐排列。“今年6月,县上在我们村实施绿化工程,我和100多个乡亲都来干活,每个人一天能挣150元。家门口种树,环境变美了,腰包也鼓了,真是双赢的好事!”石国宝抹了把汗,笑容满面。
-
盘锦野保工作者获辽宁五一劳动奖章
在日前举行的辽宁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上,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管理局鹤类繁育保护站工作人员赵仕伟被授予“辽宁五一劳动奖章”。
-
安徽霍山森林资源监测管理站全力守护资源安全
截至目前,安徽省霍山县各森林资源监测管理站共成功处置违规野外用火等突发情况63起,调解林权纠纷11起,办结林业行政案件42起,没收并妥善处置野生动物14只,清理猎捕工具30个(套),销毁松材线虫病疫木89.3吨,责令恢复林地149亩、补种树木5000余株,全面筑牢全县森林资源安全防线。
-
山西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公园草海景观美如画
深秋,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景尚林场打造的观赏草公园草海景观进入最佳观赏期,为太行山区生态保护与绿色转型提供了新路径。
-
江西遂川银杏观赏渐入佳境
每年的11月中下旬,江西省遂川县的百年银杏树开始换上“金衣裳”,溢彩流金,格外迷人惊艳,吸引一批批游客前来观赏,为乡村带来了人气,助力当地住宿、餐饮业增收。
-
浙江湿地管理工作培训班举办
日前,浙江省湿地管理工作培训班在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来自各市、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湿地管理工作业务骨干和各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国际)重要湿地、省级湿地公园、省级重要湿地管理机构负责人共计180余人参加培训。
-
广东林业产业产值迈向万亿大关
既要生态美,也要百姓富。随着绿美广东省生态建设深入推进,更多的“摇钱树”在南粤大地开花结果,特色优质林产品走出山林、走入千家万户,让林农增产又增收。
-
2025“滇池时代”发展论坛在昆成功举办 凝聚共识探讨滇池流域生态治理与发展新路径
本网讯 记者柏斌报道 11月16日,由昆明学院·云南特色资源植物智慧农业工程中心主办,云南夏之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云南名朵玫瑰商贸有限公司和云南榄蓉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等八家企业联合承办的2025年“滇池时代”发展论坛,在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大自然风情园成功举办。论坛汇聚近百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村级组织成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围绕“稻麦岸燃”、“清水湿地”、“云花烂漫”、“宜居家园”、“健康生活”五大核心主题,共同探讨滇池沿湖村镇生态农业及环境修复与区域发展的科学路径。
-
云南更绿更美:森林覆盖率升至57.87%
近日,云南举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林草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专场。
-
看湖南林业增收“三原色”——油茶金 竹木绿 林下彩
三湘大地,层峦叠翠。行走在青山翠岭间,油茶果实挂满枝头,雨后冬笋破土而出,林下药材盎然生长。
-
森林可持续经营绘就“两山”转化重庆画卷
清晨,薄雾如银纱环绕山间,静谧的针叶林缓缓苏醒。
-
锚定提质目标,山西森林可持续经营释放新活力
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中部,素有“华北水塔”之称,是京津冀的水源涵养地和黄河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
青藏高原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可每年新增碳汇约3000万吨
新华社拉萨11月19日电(记者李键、李华)“青藏高原目前每年的碳盈余超过6500万吨,而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每年可新增约3000万吨碳汇。”记者19日从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综合集成应用发布会上获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