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资讯
-
600种三角梅尽展诗意生态画卷!华南国家植物园名园名花展开幕
本网讯 记者柏斌报道 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华南国家植物园第十一届名园名花展正式拉开帷幕。以“岭南大地的热烈篇章”,紧扣“美丽湾区,科学万象”主线为主题的本届花展,集中展示了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约600种(品种)三角梅品种,堪称一场规模空前的三角梅视觉与科研保育成就的盛宴。
-
广东发布2025年第2号总林长令
日前,广东省委书记、省第一总林长,广东省省长、省总林长签发了2025年第2号总林长令——《关于全面加强我省秋冬季森林防灭火工作的令》,强调全省上下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持预防在先、积极消灭、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从严从实做好各项工作,坚决打赢秋冬季森林防灭火攻坚战。
-
北京第3号总林长令全面聚焦森林防灭火
11月3日,北京市发布2025年第3号总林长令,对2025—2026年度森林防火期防灭火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
安徽省部署推进护鸟专项行动
记者近日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省林业局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等23部门部署推进保护鸟类活动和打击非法捕猎贩卖鸟类专项行动,专项行动为期三年,重点包括保护鸟类活动、开展系列打击行动和宣传教育三项任务,通过多部门协作,系统提升安徽省鸟类保护工作阵地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建立健全“部门主导+社会参与”的长效治理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鸟类保护的良好氛围。
-
第二届湖南油茶节现场签下3.51亿元订单
10月26日,以“科技赋能油茶,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湖南油茶节在“中国油茶之乡”株洲攸县开幕。本届油茶节由湖南省林业局、株洲市人民政府主办,旨在全面展示湖南油茶产业新成果,共商科技赋能、创新引领之策,共绘千亿产业发展新蓝图。
-
山西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启动
10月21日,山西省2025年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暨秋冬季候鸟“护飞行动”启动仪式在大同市美术馆举行。
-
广西放归70多只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
近日,广西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在崇左喀斯特石山地区,将70多只经救护康复的陆生野生动物放归自然,并同步启动放归动物野外监测工作。
-
云南举办2025年全省林草标准化业务培训班
近日,云南举办2025年全省林草标准化业务培训班,旨在积极推进林草标准制修订和转化应用工作,提升从业人员标准化服务工作水平。
-
上海林果乡土专家技术交流活动在金山举办
为进一步提升上海林果乡土专家技能水平,促进乡土专家在全市林果技术指导、生产示范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充分发挥积极作用,10月31日,上海市林业总站组织全市林果乡土专家在金山举办技术交流活动,各区果树技术部门相关人员及林果乡土专家等40余人参加。
-
温州台州推进海湾红树林司法保护协作
近日,温台海湾红树林司法保护协作会议在浙江省玉环市举办,温州台州两地法院、政府部门、学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索科技赋能与法治保障双轮驱动的系统化保护新路径。
-
福建漳州以场为“媒”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青山叠翠,林海生金。
-
青海德令哈柏树山地区发现916岁“树王”
记者11月3日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获悉,该州德令哈市林业和草原局近日完成了柏树山地区祁连圆柏古柏群落的专项科学调查工作,发现了当地目前已知的最大树龄个体。
-
陕西定边:盐碱沙地披上“牧草绿”
在陕西榆林定边县盐场堡镇东滩村的沙地里,及膝高的糜子被饱满的穗条压弯了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研究员李伟带着师生与定边县一家农业企业负责人陈学军在此查看苜蓿长势。
-
山西新绛金秋富农“柿”业正当时
近日,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高寒地带特产柿子喜迎丰收,在峨嵋岭上阳王镇禅曲村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家庭微农场”和“家庭微工厂”内,众多柿农抓紧晴好天气转运、加工、削皮和上架晾晒柿子。
-
高台黑河湿地天鹅翩跹起舞
近日,甘肃省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台段迎来数十只大天鹅。
-
云南凤庆172万亩核桃链动共富之路
深秋时节,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172万亩核桃成熟下树。
-
湖北武汉江夏金秋菊展启幕
为期一个月的湖北省武汉市第42届金秋菊展江夏分展于11月1日在江夏区谭鑫培公园启幕,本届菊展以“菊韵梨园·花漾江夏”为主题,突破传统,巧妙依托公园“有山、有水、有戏台”的场地优势,精心规划六大主题片区,以菊为媒,融汇京剧、剪纸、湿地生态等地域文化特色,为市民游客呈现一场立足人文、拥抱自然的沉浸式园林艺术盛宴。
-
湖北宜昌三峡植物园助力疏花水柏枝大规模野外回归
近日,一场珍稀植物野外回归行动在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顾家店镇关洲江滩公园成功实施。三峡植物园管理处专业团队联合关洲珍稀动植物保护站,将2000余株人工繁育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疏花水柏枝幼苗,移栽至长江沿岸护堤区域。
-
江西南丰探索湿地资源运营新路径
南丰县作为江西省首批湿地银行制度试点县,在湿地资源运营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率先构建了湿地占补平衡交易与运营的“南丰模式”,把看得见的绿水青山变成可流通、能增值的生态资产,为全国湿地资源运营和可持续管理提供了一个生动样本。
-
谢向英呼吁:科学完善国花评选标准 以文化符号助产业振兴
本网讯 记者柏斌报道 确立国花不仅是文化象征的凝练,更是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契机。中国牡丹产业联盟理事长谢向英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我国亟须建立科学完善的国花评选机制,使国花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带动产业升级的有力文化符号。
-
辽宁部署三年行动方案 打赢鸟类保护攻坚战
在日前召开的辽宁省保护鸟类活动和打击非法捕猎贩卖鸟类专项行动动员部署视频会上,副省长吴春耕要求各级干部要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群策群力、众志成城,奋力打好打赢鸟类保护攻坚战。
-
青海累计完成国土绿化2633.56万亩
记者从11月4日召开的青海省“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高质量发展”林草专场新闻发布会获悉,“十四五”时期,青海累计完成国土绿化2633.56万亩,其中,营造林1019.03万亩、草原修复治理1614.53万亩。
-
浙江五个攻坚全力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
日前,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会议暨培训班在杭州建德召开,会议对全省下一步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作出部署。
-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产品目录》(2025年版)印发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发展改革委、统计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产品目录》(2025年版)。这是内蒙古首个系统性生态产品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