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境植物蓝色波尔瓦日本花柏 加仑盆苗 杯苗 袋苗 大桶苗
日本花柏{拉丁学名:Chamaecyparis pisifera (Sieb. et Zucc.) Endl.}柏科扁柏属常绿大乔木。树皮红褐色,球果圆球形,熟时暗褐色;种子三角卵圆形。
日本花柏与红桧(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 Matsum.)为近缘种。常见的变种有绒柏(cv.Squarrosa)优美的风景树,生长良好。
乔木,在原产地高达50米;树皮红褐色,裂成薄皮脱落;树冠尖塔形;生鳞叶小枝条扁平,排成一平面。鳞叶先端锐尖,侧面之叶较中间之叶稍长,小枝上面中央之叶深绿色,下面之叶有明显的白粉。球果圆球形,径约6毫米,熟时暗褐色;种鳞5-6对,顶部中央稍凹,有凸起的小尖头,发育的种鳞各有1~2粒种子;种子三角状卵圆形,有棱脊,两侧有宽翅,径约2~3毫米。
中性树种,喜阳光,略耐阴。喜温凉湿润气候,可-10 ℃ 低温,不耐干早。
原产日本。中国青岛、庐山、南京、上海、杭州、长沙、北京等地引种栽培,供庭院观赏。
线柏(栽培变种)(中国树木学)(Chamaecyparis pislfera Fillfera )
灌木或小乔木,树冠卵状球形或近球形,通常宽大于高;枝叶浓密,绿色或淡绿色;小枝细长下垂;鳞叶先端锐尖。原产日本。
绒柏(栽培变种)(中国树木学)( ChamaecyParis pisifera Squarrosa )
灌木或小乔木,大枝斜展,枝叶浓密;叶条状刺形,柔软,长6-8毫米,先端尖,小枝下面之叶的中脉两侧有白粉带。原产日本。
羽叶花柏(栽培变种)(新拟)( Chamaecyparis pisifera Plumosa )
灌木或小乔木,树冠圆锥形,枝叶浓密;鳞叶钻形,柔软,开展呈羽毛状,长3~4毫米。整个形态特征介于原种和绒柏之间。
种子繁殖
籽播:日本花柏籽播宜于春季进行,用种子繁殖,播前需在低温下层积处理。当年苗高 10~15cm。
扦插:软枝、硬枝扦插均可。
压条:有些品种可进行压条繁殖。
嫁接:日本花柏嫁接可于晚秋或早春进行,多用侧柏作砧木。劈接、靠接、腹树均可。 [3]
播种繁殖
采20~30年生开花结实正常的植株作采种母树。11月采收球果,日晒脱粒,净种后干藏,播种地宜选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壤土,精细整地。3月间播种,播后覆土盖草。出土后分次揭草,随即搭棚遮阳。
苗期管理:在出苗达60%以上时,撤去覆草,使苗木全受光照,若不遇高温干旱,一直进行全光育苗,这样可比长期遮荫好,使苗木粗壮、根系发达、抗灾力强。苗木出齐后,要及时进行松土除草,以免杂草争水肥,促进苗木生长。第二年春移植,加强苗圃管理,定期松土、除草、施肥、清沟排渍。秋后或次年春苗高可达30cm。
扦插繁殖
一般采用休眠枝于3月扦插,插穗取自一年生的粗壮枝条,截成长10 -15cm,剪去下部枝叶,插人苗床56cm,插后充分浇水并设荫棚,保持土壤湿润,插后约100d发根,扦插时可蘸 200mg/L 911生根素,成活率较高,可达80%左右。 [3]
采种育苗
日本花柏采种时应选15-30年生无病虫害的健壮母树。种子10-11月成熟,采收球果后,在晒场摊凉脱粒,经筛选,将采集到的种子装入袋中,置通风干燥处贮藏;并将干燥种子用塑料袋密封,放在木箱等容器内贮藏。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湿润、疏松的沙壤土、壤土作圃地。施足基肥后整地筑床,要精耕细作,打碎泥块,平整床面。播种季节在3月上旬到中旬。条播育苗,条距15-18厘米,播种沟内要铺上一层细土。每亩用种子4-5公斤,发芽率60%。播后要薄土覆盖,可用焦泥灰盖种,以仍能见到部分种子为宜,然后盖草。
10-15天开始发芽,待幼苗大部分出土后,揭除盖草。幼苗出土后40天内应特别注意保持苗床湿润。7-9月可每月施化肥1-2次,每亩每次施硫酸铵2-5公斤。1年生苗高10-375px以上,根径0.2-0.3cm。
也可进行扦插育苗。3-4月从幼树上剪去1-2年生侧枝,插穗长20-25cm,修去下部细枝鳞叶,扦插深度8cm,用手压紧插后50天生根,按常规进行苗圃肥水管理。2年生苗高30-40cm,根径粗0.4-0.5cm,可出苗造林。
种子可榨取脂肪油;木材坚硬致密,耐腐力强,可供建筑、工艺品、室内安装等用。
线柏,庐山、南京、杭州等地引种栽培,为优美的风景树,生长良好。
绒柏,国庐山、南京、杭州等地有栽培,供观赏。
羽叶花柏,长江流域以南城市庭园栽培作观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