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资讯
-
年产值超百亿!沪滇协作三十年成果丰硕 三极赋能花卉产业新生态
本网讯 记者柏斌 报道 从黄浦江畔到云岭之巅,一株小小的康乃馨种苗,历经三十载精心培育,创造了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奇迹,成为沪滇两地农业领域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的协作典范。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受访时,回顾了沪滇花卉合作从“引种试种”到“全链协同”的不平凡历程和中国花卉产业“东西互济”的生动实践。
-
京津沪渝川推动林草执法协同发展
10月28日,2025年京津沪渝暨川渝林草执法协作座谈会在重庆市江津区举行。来自国家林草局及五省市林草执法骨干,围绕“执法规范化、协作常态化、监管智能化”深入交流,标志着五地在林草执法协同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
陕西:治理沙化土地72.93万亩 黄河西岸绿色廊道基本建成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陕西省林业局围绕“聚焦‘提质、兴业、利民’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介绍相关情况。
-
山东基本查清林草种质资源家底
山东省近日完成全省草本植物普查,发现新记录种71种,其中包括中国大陆新记录种1种、中国新记录种1种。
-
广东首个千万元级林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
近日,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与广西平福种苗公司签订杂交相思良种的技术许可使用协议,签约金额1120万元。这是广东省首个千万元级林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创了全省林业科技成果转化金额新纪录,实现了马大相思良种的授权转化。
-
广西部署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成效自查工作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组织召开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防控成效自查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
-
四川推进“天府森林四库”建设树种良种选育
为全面落实《建设“天府森林四库”林木种苗保障行动方案》,四川省林草局加快实施林木良种选育增速行动,积极推进“天府森林四库”建设树种良种选育工作。
-
2025北京菊花文化节开幕
10月24日,“花开北京・2025北京菊花文化节暨京津冀豫菊花联展”开幕。本届菊花文化节以“菊韵金秋・多彩京城”为主题,联动京津冀豫四地资源,深度融合古典园林底蕴与现代文化创意,为公众献上一场秋日盛宴。
-
湖南娄底市林业局深入新化千年鸟道开展护鸟巡查
为切实保护过境候鸟安全,打击非法猎捕行为,10月中下旬,湖南省娄底市林业局分管领导带队,组织市林业局野保科、新化执法大队、野保股等相关人员,分两组深入新化县千年鸟道核心区域,开展夜间巡护突击行动,以实际行动筑牢候鸟迁徙的“安全网”。
-
福建武平发展森林食物 建多元粮库
紫灵芝撑开伞盖、富贵籽缀满枝头、油茶果压弯枝条、木通果甜美多汁……秋末的福建省武平县,山林间一派丰收景象。
-
广西政策性森林保险实现全覆盖
2025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推出了商业性古树保险,为全市首批22株国家一级古树提供保障。这些古树涵盖雅榕、格木、红锥等13个树种,树龄跨度从500年至1700年。
-
广东发布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广东省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主要解决因保护野生动物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或者其他财产损失由地方人民政府给予补偿的问题,其出台标志着广东省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工作进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有效平衡生态保护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
-
黑龙江常青自然保护区首现单周期多旗舰物种同框
近日,黑龙江常青省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拍摄到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驼鹿、猞猁、紫貂,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棕熊,以及“三有”保护动物野猪等多个物种的清晰活动影像。
-
湖北九宫山保护区古树换发新保护牌
“小心点,别碰到枝干。”湖北九宫山保护区资源保护科干部成康踮脚站在梯凳上,双手轻托一棵800余年古树树干上的旧保护牌,缓缓取下后,将一块新牌精准挂上。
-
林长制守护绿水青山的潼南模式
自2021年启动林长制工作以来,重庆市潼南区紧扣守好绿水青山这一核心目标,尤其是2024年9月《重庆市林长制办法》实施后,该区进一步对标市级要求优化机制,逐步构建起责任闭环、执行高效、创新驱动的林长制工作格局,松材线虫病防控、国土绿化、森林防火、古树名木保护等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
-
云南普洱:加强森林管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月28日至30日,第二届普洱亚太林业论坛举行,本届论坛以“加强森林管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普洱市不断强化森林资源动态监管、高质量谋划林草产业健康发展和稳步推进的措施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
-
江苏举办全省第16届林业系统森林防火技能竞赛
10月22日至24日,由江苏省林业局主办、苏州市林业局协办的全省第十六届林业系统森林防火技能竞赛在苏州成功举行。本届竞赛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安全生产和森林防灭火相关会议精神,旨在集中展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成效,锤炼专业精兵,推动队伍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也检验森林防火专业队伍实战水平。
-
青海完成45处自然教育基地综合评价
今年7月至9月,青海省国家公园科研监测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分批次对2022—2023年授牌的45家自然教育基地(含自然保护地类、场馆场所类、教育科研类)开展综合评价工作,并于近期通过专家审定。
-
广西4项林业碳汇系列地方标准正式发布
日前,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提出的4项碳储量计量相关广西地方标准《典型森林类型的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地基激光雷达典型森林类型地上碳储量调查技术规范》《森林碳储量样地调查技术规范》《森林碳储量监测质量检查规范》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批准发布,将于2025年12月30日起正式实施。
-
四川王朗保护区“熊猫警长”的守护答卷
央视网消息:10月27日是第九个国际熊猫日。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的群山深处,平武县公安局白马派出所所长韩代明再一次踏上前往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巡护之路。当地老乡亲切地称他为“熊猫警长”。这个称呼背后,是他4年多来穿行于高山深谷,对野生大熊猫及其栖息生态的默默坚守。
-
河北举办全省2025年林业工作站本底调查培训班
近日,河北省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在石家庄市鹿泉区举办全省林业工作站本底调查培训班。
-
广东举办林木种苗质量监管和培育技术培训班
近日,广东省林木种苗质量监管和培育技术培训班在梅州举办,旨在进一步做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种苗生产供应保障工作。
-
甘肃科技创新提升特色经济林产业水平
近日,甘肃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高级研修班在陇南市举办,推动全省特色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
湖北武汉:“五化”举措筑牢秋冬季森林“防火墙”
当前秋冬季节转换,湖北省武汉市进入森林防火重点期。为坚决守牢森林防火安全底线,切实维护好森林生态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深入贯彻省、市有关工作要求,紧扣“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方针,通过“五化”举措全力备战秋冬季森林防火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