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人居凸显城市竞争力 看浙江几座城市建设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程明盛 日期:2005-09-01

    浙江园林网9月1日消息: 走马浙江几座城市,强烈感受到绿色人居理念已渗透到城市规划建设中,以亲水、绿色和美感为特质的城市特色,将这些城市塑造成一座座环境宜人的花园城市,凸显了城市竞争力,为正在创建全国生态城市、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中山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据2004年资料显示,杭州市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2.8%,青山绿水的生态格局基本显现。杭州拥有西湖、钱塘江等令人神往的自然景观,这些大自然的馈赠被规划建设者巧妙地融入城市。如今,杭州人的亲水性在国内唯一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发中得到了集中体现,杭州将10.08平方公里的西溪湿地保护起来,首期投资10多亿元开发3.46平方公里西溪湿地公园,斥巨资搬迁600多户居民。

  拥有中华世纪坛40位中华名人雕塑中的四位(王羲之、蔡元培、鲁迅、马寅初),拥有50多名“两院”院士的绍兴,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这里保持了小桥流水、桨声灯影、枕河卧波的水乡名城特色,穿城而过的一条条清澈的河涌垂柳依依、一路走来步步皆景,“小桥、流水、人家”如诗如画;在城市的主要街道都留出了大片绿化带,尤其是十字路口大都成为绿化集中带;一个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街区保持完好,就连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城市公厕也被翠竹环绕。

   在仅有68万户籍人口的县级市义乌,除城市道路两边辟出大面积的绿化带外,新开发的义乌江两岸形成自然生态轴线,义乌江两侧50-100米范围内均为生态景观保护区,已被滨江绿化带包围。据介绍,义乌规划城区绿地系统为核心,结合城市的自然山水特色,以城郊生态防护林网为基础,以道路、水、绿带为网络,形成内外环抱,外楔于内的城市生态绿化系统。

   在有“东方威尼斯”美称的宁波市,信步宽阔长街,徜徉曲径小巷,漫步街区公园,行走社区便道,随处可见的,是绿树鲜花和如茵的芳草。点缀其间的,是一座座个性鲜明的雕塑;也时见千年古塔、百年民居和意韵悠远的假山遗踪,掩映在绿树楼台之中;不管是穿城而过的甬江,还是小桥流水的内河,两岸都是碧草铺展,绿树婆娑。行走其中,人们仿佛置身一个大花园里。

   在几座城市,考察团成员强烈感受到绿色人居的理念,既提升了城市的格调和品位,又为城市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杭州西湖两岸的商品房价格已提升到每平方米3万元以上;建成一期的西溪湿地公园尽管投资不菲,但政府控制的周边地块新开发的商品房价格大涨至每平方米万元上下,令当地领导对西溪湿地公园二期开发充满信心。这些城市反映,城市里大片的公共绿地,非但没有浪费土地,反而提升了城市土地的利用率。

   与这些城市重视绿色人居理念一样,我市将近200平方公里的五桂山区域列为市级生态保护区,堪称大手笔。然而,从浙江几座城市的环境规划建设中,我们还是可以得到不少启示。在未来的道路规划建设中可以留出更多的绿化带;可以以丰富多彩的城市绿化和城市雕塑等,丰富和提升城市景观;可以尽量保留原有自然风貌,尤其是保留并保护好城市水源,在城市的亲水性上做文章。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运用好经营城市的理念,疏通城市建设的投融资渠道,使城市建设步入良性运作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