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标志昨出炉 “太阳神鸟”将守护中国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卫昕 日期:2005-08-17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标准图形

    浙江园林网8月17日消息: 结束了10天的公示期,昨日下午5点,国家文物局正式宣布,把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即日起,成都飞出的太阳神鸟将永久“守护”着中国文化遗产。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主任彭常新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此次征集评选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过程,表示由国内著名专家联名推荐的这一金饰图案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美感,是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

    专家学者认为“太阳神鸟”当选有四大理由:首先,太阳神鸟图案寓意深远、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美感,是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其造型精炼、简洁,具有较好的徽识特征。其次,太阳神鸟图案是中华先民崇拜太阳艺术表现形式的杰出代表之作,以此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第三,太阳神鸟金饰2001年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是21世纪我国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体现了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果。太阳神鸟图案所表达的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命感。最后,图案中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的太阳,呈现出强烈的动感,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十二道太阳光芒与四鸟的“十二”与“四”是中国文化经常使用的数字,诸如十二个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等,表达了先民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而整体完美的圆形图案寓意民族团结、和谐包容,圆形的围合也体现了保护的概念。

    发布会上现场用投影方式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美轮美奂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惊艳亮相,全场发出一片惊讶赞叹之声。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副主任王军说,启用后的“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将按照有关管理规定在文物保护、研究、收藏等领域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也可按照管理规定用于商业领域。作为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形象标志,“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推广使用,将有利于提高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泥块里飞出“太阳神鸟”

    讲述者:成都金沙遗址工作站站长朱章义

    成都考古队朱章义和同事们一起亲手发掘出了“太阳神鸟”金箔。昨天,他向记者回忆起当年的发掘过程依然历历在目,激动异常:

    2001年2月8日,在成都近郊的金沙村的管道施工中,挖出了部分铜器、石器等文物,考古人员随即展开大规模科学发掘,大批金器、玉器、铜器和象牙不断出土,令人惊叹不已!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对挖碎的每一块泥土进行“地毯式搜索”,通过仔细地辨别清理,从挖掘机下抢救出了一块文明遗产。25日上午10时许,当时一个直径约10多厘米的小泥块引起了我、同事的注意。这块不起眼的小泥块的一端露出了一个小金角,在阳光照耀下还辉映着点点金色。直觉告诉我这里面肯定包裹着金属器物。我小心翼翼地把这个泥块捧在手里,感觉就像捧着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不知它到底是什么样子。

    按照发掘程序,我在聚光灯下先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剥落了泥块外层的松土,随着耀眼的金色一点一点地呈现,在场所有人无不屏住呼吸,心跳加速,期待着奇迹的发生。随后我再用镊子刮下泥土,泥块包裹的金块终于露出了“真容”。刚出土时金饰件已被揉成一团,经过药水浸泡后,我用镊子轻轻地展开金箔,它是圆形的、有着镂空花纹……金饰上刻画的“太阳”和“鸟”的图案清晰地呈现出来,伴随着显示王权的大量玉器、金器的出土,足以证明这件金饰极有可能就是古蜀王举行盛大祭祀典礼遗存下来的“宝物”。太阳神鸟金饰的“诞生”过程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内心的感受。

    背景:金沙遗址发现的价值

    经过考古工作者长达4年的勘探发掘,目前已确认金沙遗址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大量与古蜀国最高统治者有关的遗存和遗物的发现,表明金沙遗址是三星堆文明衰落之后在成都平原崛起的又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推测应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古代蜀国的都邑所在。金沙遗址的发现进一步证明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文明起源的中心,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心之一,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成都平原的史前古城址群、三星堆遗址、战国船棺墓葬共同构建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四个不同阶段,填补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空白。

    太阳神鸟访谈篇

    “神鸟”一鸣蓉城天下知

    太阳神鸟成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这对成都文化的发展有何意义?本报记者昨日在北京专访了市文化局局长朱树喜。

    记者: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对于推广太阳神鸟有什么帮助?

    朱树喜:成都文化底蕴丰厚,太阳神鸟精美绝伦,推广太阳神鸟,实际上是推广和宣传成都。市文化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已经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积极成果。太阳神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之后,对推广太阳神鸟和成都的力度无疑会得到极大的增强。这是因为国家将通过行政行为将太阳神鸟和成都传遍全中国,告知全世界。这种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应该说是可想而知的。

    记者:太阳神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现实意义有哪些?

    朱树喜:成都出土的太阳神鸟能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首先证明了成都历史文化在整个中华历史文化中的厚重与分量;其次能极大地促进成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能大大提高成都的知名度,让世界更多的人认识成都、了解成都、热爱成都、投资成都。它对推动成都的对外开放、经济建设,尤其是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记者:如何进一步打造“金沙”这一品牌?

    朱树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整体部署,认真作好金沙三项工作:一是规划建设好以展示金沙出土文物为主要内容的金沙博物馆暨金沙遗址主题公园,并于明年底建成全面开放;二是演好音乐剧《金沙》。目前该剧已在成都连续上演80多场,公演100场之后将认真改版继续公演,今年晚些时候还将到沿海地区进行巡演,适当时机还将到西欧等地巡演招商;三是作好以太阳神鸟为主体的产业化项目和城市标志运作,以促进成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成都知名度的进一步提高。

    记者:太阳神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对成都文化有何意义?

    朱树喜:成都是文化和文物大市。把文化、文物资源通过国家级平台打造好、宣传出去,是成都文化、文物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成都出土了金沙遗址,金沙好,太阳神鸟美,单靠我们自己说不行。通过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使用,可让全国更多地认同金沙,让全世界更多地了解成都!这对成都文化建设的意义非同小可,对成都发展的作用可以说也无法估量。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卫昕王嘉采写

    关于启用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公告

    经国家文物局2005年8月15日第15次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采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标准图案如下:图一: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标准图案,图二: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矢量图。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上方采用简体中文“中国文化遗产”;下方采用汉语拼音“ZHONGGUOWENHUAYICHAN”,各民族自治地方可使用当地少数民族文字,在对外交往工作中可使用英文“CHINACULTURALHERITAGE”或其他国家文字。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标准色彩为金色,可根据不同需要使用其他颜色。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核心的金饰文物图案,除配合文字使用外也可单独使用。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管理办法》另行公布。

    特此公告。

    国家文物局

    2005年8月16日 

    太阳神鸟解读篇

    太阳神鸟伴随中国腾飞

    体验式解读

    解说者:成都市博物院院长王毅

    文物真容

    太阳神鸟金饰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量20克。外廓呈圆形,图案分内外两层,都采用了透空的表现形式。内层图案为等距分布的十二条弧形齿状芒饰,芒饰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相同的鸟构成。鸟均作引颈伸腿、展翅飞翔的状态,飞行的方向与内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