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板栗面积第一大县的“两山”新路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李秋金 日期:2025-11-17
初冬时节,栗叶渐黄,却难掩燕山深处的丰收喜悦与繁忙。
“今年,我们青龙板栗喜获丰收。”河北省青龙县林业局板栗中心主任周庆友介绍,今年板栗产量高、品质好,价格也给力。目前,收购均价约每公斤12元,最高收购价达到每公斤15元,收购均价比2024年提高了1元,在产量与卖价同比增长的情况下,预估板栗产值将突破16亿元,同比增加3亿元。

刚采摘下来的新鲜板栗。王铁军摄
青龙县位于燕山深处,是京东板栗的重要产区。这里生产的板栗品质独特,被誉为“京东板栗王”。近年来,青龙县以稳面积、增产量、升产值为目标,坚持政策扶持,聚焦科技赋能与市场驱动,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推进生态栗园建设、打造地方名牌等举措,促进新品种与新技术深度融合,生态种植模式快速转变,技术服务支撑体系更加完善,“两山”转化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目前,青龙县板栗种植面积达103万亩,是全国板栗栽植面积第一大县。根据测算,全县板栗总产量可实现11万吨,分别比2024年增产3万吨、增收3亿元,板栗产品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
技术加持激活产业提质内核
近年来,青龙板栗在种植管理上逐步加大科技成果应用,通过“轮替修剪”“抓大放小”整形修剪、测土配方施肥、果园树下生草、绿色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技术推广,配套老树栗园水电路改造、智能水肥一体化以及无人机喷施叶面肥等综合措施应用,让青龙板栗的产量、品质都大幅提升。
青龙县林业局副局长夏长祥介绍,为做好新品种与新技术推广,青龙县非常重视新技术集成应用,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持续深化科技合作,建立了30个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园、4个优新品种采穗圃,3年来为栗农免费发放优质品种板栗接穗100多万条,特别是2025年发放优良品种——燕山硕丰接穗37万条,全县板栗高产良种率超过80%,逐步形成品种优良化、种植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布局。今年10月,“青龙板栗”区域公用品牌成功入选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
打造生态栗园实现绿富双赢
依托现代林果花卉产业基地建设项目,青龙县狠抓板栗低产园提质增效,建立了一批高标准生态栗园示范基地,近3年完成10万亩板栗低产园改造任务,全县生态栗园规模达到35万亩,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青龙县采取五项措施开展生态栗园建设。一是改造坡地,修整栽植台面实现外高内低,筑外沿、建树盘,保持水土不流失。二是通过培肥土壤,保留栗蓬、栗叶、杂草等生物质就地培肥不下山,配合施用有机肥或生物菌肥、微生物菌剂,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三是推广自然生草、果药间作模式,保持土壤湿度,培肥地力,增加复合经营收益。四是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杜绝使用除草剂,禁用高毒化学农药,必须用药时使用微生物源、植物源、矿物源农药,保障果品质量安全。五是大力推广新技术,采用省力化高效修剪技术,人工捡拾自然落果,减少生产成本,提升板栗品质。
生态栗园建设的快速发展,让公司、大户和栗农的生产积极性更高,种植意愿和资金投入更强。目前,全县已建设固定板栗收购点275个,产品销售渠道更有保障。
延伸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重点推动冰栗、板栗仁、板栗杂粮主食等爆款产品升级,研发板栗蛋白粉提取物等高端产品,拓展医药、保健品等应用场景。延伸产业链条,支持帮助康乾农业公司建立板栗精深加工基地,开发板栗冷饮系列产品。完善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扩大10万吨级贮藏能力覆盖面,打破季节限制,实现四季产销常态化。”青龙县商务局电商负责人说。
在持续打造青龙板栗产业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基础上,青龙县不断加强技术服务保障,逐步延伸产业链条。同时,持续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三产融合。根据栗农技术需求,开展“专家指导+现场实操”精准服务,全年举办技术培训班、现场观摩会17次,受益群众6000多人,使近千人成为行家里手。邀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科师板栗产业专家技术团队,围绕新品种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果实采收贮藏等关键环节,开展实地教学授课,组织栗农交流修剪技巧、水肥管理经验,开通“线上咨询”网页解决种植户日常难题。
发挥“青龙板栗”国家地理标志效应,扩大授权使用范围和青龙板栗知名度,打造了“满意青龙”“青龙板栗”等区域公用品牌。深化与北京新发地、大润发等批发市场和商超合作,线上线下相结合,发展壮大电商经济,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出口额年增长20%。创新“板栗+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升级“秋山度・栗”园等体验项目,推出了长城文化游、赏花观光游、采收体验游等特色旅游线路,通过产业融合实现由种板栗向卖风景、卖文化延伸,使板栗产业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多功能引擎。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