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沅陵筑牢基层林业治理“桥头堡”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黄海生 日期:2025-11-13
沅陵县作为湖南省林业大县,林地面积730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0.31亿立方米,两项核心指标均居全省首位。
今年以来,针对基层林业力量薄弱、执法乏力、体制不畅、设施滞后的发展瓶颈,该县以基层林业机构改革为突破口,创新组建基层林业事务中心及片区服务站,通过系统性重构、整体性优化,走出一条“片区化聚能、集约化配置、高效化运转”的基层林业治理新路径,推动林长制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为破解基层林业治理困境,沅陵县高位统筹定方向、强力推进。县委书记、县长多次调研,专题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将基层林业事务中心及片区服务站建设纳入林长制考核的重要内容,构建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成立由县委联系领导、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县委编办、林业、财政、人社等多部门协同参与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集中破解机构编制、站点布局、人员调配、经费保障等关键难题。县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沅陵县基层林业事务中心实体化运行方案》,明确改革的总体目标、任务分工、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确保建设工作方向明确、步调一致、推进有力。
紧扣“建得成、管得好、用得活”目标,沅陵县聚焦4个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推动片区服务站从有形覆盖向高效运行转变。采取“撤一设一”模式,将原县木材管理站更名为县基层林业事务中心,下设8个片区服务站作为县林业局派出机构,通过系统内编制资源集约调配,实现了编制资源的盘活和优化。科学界定片区服务站职责范围,重点强化其在森林资源管理、森林防火及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核心职能,确保工作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到人。制定出台《沅陵县基层林业事务中心服务站管理办法》《基层林业事务中心服务站人员考核细则》等制度,对工作职责、服务内容、内部管理等进行全面规范,推行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模式,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高效。建立健全片区服务站与乡镇政府、森林公安以及县林业局各业务股室的横向协同与纵向联动机制,形成信息互通、行动同步、覆盖全面的林业管理与服务网络,有效提升了资源管理、执法监管、公共服务的整体效能。
沅陵县在县财政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障片区服务站建设和运行。通过新建、改扩建、资产划转等多种方式,全面改善8个片区服务站的办公用房条件,统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巡护交通工具、防火器械等专业装备,基层工作条件和快速响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根据管辖范围、资源总量和工作任务,为每个片区服务站配备6—8名工作人员,并通过内部调剂、乡镇遴选、公开招聘等渠道,确保每个服务站都有足够的执法骨干和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政策法规和业务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基层队伍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将服务站公用经费、专项业务经费、乡镇工作补贴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基层人员的内生动力和工作热情。
多年来,通过持续实践探索,沅陵县基层林业事务中心片区服务站建设成效逐步显现,林业治理能力与服务水平实现同步提升。实现分散管理向集中高效管理的转变,森林资源巡查、涉林案件查处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火灾预防等工作的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明显提高,生态保护防线更加坚固。片区服务站发挥其贴近基层、贴近林农的优势,主动下沉,就近为林农提供技术指导、证件代办、政策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此外,工作条件切实改善、管理机制日益健全,极大激发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干事热情和责任担当。
如今,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作风扎实、充满活力的基层林业铁军正在形成,为沅陵县林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而持久的动力。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