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林业“十四五”发展量质齐升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鲍安平 日期:2025-11-13

“十四五”以来,安徽省滁州市以深化林长制改革为总牵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全市森林总面积737.02万亩、森林蓄积量228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6.35%,林业总产值达566亿元。林长制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实施绿美江淮“十大行动”,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8.38万亩、退化林修复23.71万亩、封山育林35.06万亩、森林抚育119.3万亩,建设国家储备林4.37万亩。创成省级森林城镇8个、省级森林村庄124个,天然林管护面积1.17万亩。

资源保护管理持续强化。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落实林地占补平衡,建立林地储备库,补进林地图斑约2.03万亩。完成公益林优化调整,强化森林督查和执法专项行动,推进涉林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湿地保护恢复有力,来安池杉湖湿地公园通过国家级验收,凤阳花园湖新晋省级重要湿地。

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建成3个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和1个县级救护中心。全面推进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筑牢森林“防火墙”。扎实开展松材线虫病等有害生物防控,完成五年攻坚行动防治任务。

林业科技支撑实现突破。实施中央和省级林业科技项目29项,获植物新品种授权7件、技术规程5项,申报专利9项。市林业生物经济研究院、自然教育产业研究中心挂牌运行。“欧梅”保护性繁育技术难题破解,“滁薄1号”薄壳山核桃等4个良种通过省级认定。

林业产业规模稳步壮大。推进国家南谯麻栎、全椒薄壳山核桃产业示范园区和明光林业生物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南谯区获“中国麻栎之乡”、全椒县获“中国碧根果之都”称号,全椒碧根果、来安花红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现有国家级林业产业示范园2个、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52家。

林业碳汇探索全省领先。出台全省首个市级林业碳汇工作方案,率先探索林业碳票管理,实现全省林业碳票首发和首笔“碳票生态贷”100万元。皇甫山国有林场入选省级碳汇试点,监测期碳减排量23.25万吨,居全省首位。与银行机构签署碳票合作协议,获2100万元授信。

林业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创新“林长+”协作机制,实施“五大森林”行动。建设7个省级林长制改革示范点,1个案例入选长三角地区十大案例。入选国家林草局国有林场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设试点1项,省级深化集体林改试点2项。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国有林场道路建设122.7公里,皇甫山国有林场获评省示范林场。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