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绛构建古树名木保护体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张秋明 日期:2025-11-13
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为保护古树名木资源,通过精准建档、科学复壮、文化赋能等举措,构筑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学保护体系,为古树撑起一把把坚实的“保护伞”。

千年古槐
精准普查,建立信息档案。2024年8月,新绛县林业局抽调5名技术人员深入到全县9个镇100多个村,通过逐镇、逐村及逐居民组排查,对每棵古树的胸围、冠幅、树高进行测量、登记,多角度拍摄古树的全景、近景、局部特写等照片,建立“一树一档”信息档案。该县树龄在100—2000年以上的古树共86株,树种包括楸树、侧柏、皂角和槐树等,其中古交镇王村的侧柏树龄达2000多年,获运城市“最具人文价值的古树”称号。
今年,新绛县林业局编制完成《2025年古树名木保护项目实施方案》《2025年古树名木抢救复壮项目实施方案》,遴选出23株叶黄枝枯、抗病力弱、树体开裂、中空腐朽等长势欠佳的一、二级古树,由第三方专业人员实施科学和专业复壮养护。通过改善立地条件、改良地下环境、防治有害生物、加装保护设施、悬挂标牌等措施,使这23株古树重新恢复天然树势,抗逆能力得到增强,存活寿命得以延长。
文化赋能,讲好古树故事。近年来,新绛县林业局不断组织力量开展古树历史和人文的调查研究,目前已挖掘出20多个有历史、有影响、有价值的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挖掘整理出的古树人文故事,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文化价值,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