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天曼的四季森林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张秀雷 日期:2025-10-27

中原腹地,脉承华夏之厚重;伏牛深处,藏纳天地之灵秀。

这里,并非寻常的山林,而是一道横亘南北的生态界碑——北亚热带的温润与暖温带的爽朗在此相拥,成就了独一无二的气候过渡带。

四季的更迭在此变得格外温柔,南北的物种于此找到共生的家园。它不仅是地理的交界,更是万物生灵繁衍生息的天然方舟。一处藏在深山中的绿色秘境,静静诉说着自然的和谐与神奇。这里就是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宝天曼,雄踞华夏龙脉秦岭之东延余脉,稳稳扎根于八百里伏牛山系的核心腹地,承接着山脉的磅礴气势与灵韵。

宝天曼秋季彩林 李祺摄

回溯地质长河,早在18亿年前,这里便已留下地层活动的初始印记,如同大地最早书写的生命密码。

此后漫长岁月里,它历经无数次沧海与桑田的轮回变幻——曾被古海淹没,又在时光中抬升;曾被风雨雕琢,又在沉寂中积蓄力量。最终,在剧烈的造山运动中,它挣脱远古海洋的怀抱,将亿万年的地质变迁,都镌刻进如今的峰峦沟壑之中。

宝天曼的生态地位

地质史上,我国植物群曾历经数次南北迁徙的壮阔历程。而宝天曼,恰是这趟生命旅程中至关重要的“中间驿站”——它扼守迁徙通道的核心,为南来北往的植物提供了安稳的栖息之所。

冬去春来,岁月在群山间刻下漫长的进化印记。在无数物种历经环境更迭、盛衰交替的过程中,栎树凭借超凡的适应力与种群稳定性,在这片土地上站稳了脚跟。

如今,这里的栎树种类多达21种。它们不仅是当之无愧的森林建群种,更以蓬勃的生命力不断衍生、拓展,最终孕育出繁盛茂密的原始森林。这片由栎树构筑的生态基底,支撑起了丰富多样的生命系统,也让宝天曼成为同纬度地区中,生态结构保存最为完整的自然秘境。

栎类森林之基

栎树是这片森林中的绝对优势树种,占森林总面积的80%。丰富的植物,构成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植物王国”。

目前已知河南境内单株最大的栎树、连香树、桦榛,以及单株和群落最大的青檀林都分布在这里。不仅如此,宝天曼这片广袤森林孕育出独特的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南北方的植物种类汇聚于此。常在南方分布的红豆杉和北方分布的水曲柳相聚于此;构成南北交错、东西相融的独特生态系统。

千万年来,宝天曼栎类森林以其坚韧的品质,护佑着这片茂密森林的岁月更迭。

宝天曼的动物们

这片栎类森林为众多动物提供了栖息之地,它们大多隐藏在密林深处,行踪不定,我们通过红外相机才揭开它们的真面目。

据统计,宝天曼分布有72种大小兽类、272种鸟类,同时还生活着30种两栖类、28种爬行类、54种鱼类,是河南生物多样性的分布中心。

在宝天曼的森林之中,还隐藏着一个五彩缤纷的微观世界。近3000种昆虫藏匿其中,约占河南昆虫总种数的30%。

蝶类是其中最绚烂的族群,182种蝶类生存于此。这里有宝天曼剑蝶等首次在宝天曼发现并以该保护区产地命名的新种121种。漫山盛开的各种花朵,为以花蜜为食的蝴蝶提供丰盛的食物来源。

在这里,甚至可以见到罕见的金裳凤蝶成群访花的奇景。

宝天曼的林下世界

栎树林下,各种真菌竞相生长。入夜,亿万粒孢子从菌褶里飘落,随着微风,踏上了自己的生命旅程。

每年9月,栎树森林都会落下不计其数的橡果,果实如雨滴般从树冠坠落,科学家形象地称之为种子雨。

橡果种皮含有高达30%的木质素,保护种子安全落地,但是却敌不过栎树象甲幼虫的啃食。它们从内部攻陷,破壳而出,迎来生命的蜕变。

栎果成为众多动物的美食,松鼠、野猪、豪猪忙得不亦乐乎。这片栎树林每天都在上演生存竞赛,蕴藏着无限生机。

守护宝天曼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9304公顷,森林覆盖率98%。宝天曼栎树林,凭借强大而又稳定的固碳能力,延续着中原最后一片原始森林的呼吸。

长期监测统计,这片栎树林每年固碳达7万余吨,释放的氧气可供60多万人呼吸一年,是名副其实的碳汇、氧库。

栎树凋落物以未分解层为主,孔隙度更高,有强大的持水能力,仅涵养水源功能而言,宝天曼每年减少水土流失210万立方米,涵养水源达4.4亿吨;同时还可以‌削减污染和净化水质,为丹江口水库过渡的湿地生态系统,提前架起一道生态屏障。

宝天曼,这颗镶嵌在伏牛山深处的绿色明珠,不仅延续着原始森林的呼吸,更守护着人与自然共生的未来。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