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象山“数字农业”:破除“壁垒”高效益

来源:人民网 作者:肖康焕何伟 日期:2005-04-15

    浙江园林网4月15日消息: 日前,浙江象山滨港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网上信息,与合肥市再回首超市签订了700多万元的长期购销合同。同时,该公司通过网络,与韩国客商达成自营出口协议,计划今年“鸭妹子”咸蛋系列产品自营出口韩国400万元……这是“数字农业”在象山彰显成效的一个写照。

    象山县是浙江省农业大县,2004年农业总产值达43.6亿元,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美国、德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欧美、亚洲各国纷纷设置“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给象山农产品的销售带来巨大的压力。面对困难,象山求新思变,以科技为龙头,积极打造以标准化建设、精深加工和网络营销为主的“数字农业”。

    标准化建设是象山“数字农业”一路快跑的支撑力量。为确保农产品质量,象山县建成了浙东白鹅、象绿果蔬等7个农产品加工基地和20个精品农业示范基地,标准设施栽培面积达5万亩。同时,县农林部门还全面实施ISO质量管理体系,出台《象山县出口蔬菜农药残留监督管理规范》,强化监控与管理。建立可追溯制度,对28家企业和基地实行“田间档案”管理,真实记录了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情况,目前全县优质农产品占有率达到80%。

    通过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是象山“数字农业”活力迸发的基因。在石浦镇东方水产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每类产品的加工都实行HACCP管理(食品安全危害点控制),即对每道流程的温度、湿度和时间进行机械化操作。象山能大食品公司投资1600万元引进国际先进的果蔬真空冷冻脱水生产线,对果蔬的修整、烘干、包装全部采用电脑程序无菌操作,产品远销西欧。贤庠的干红杨梅酒、黄避岙的有机茶、鹤浦的紫菜……这些以科技求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已成为象山走上“数字农业”的重要力量。

    网络正成为象山农民发家致富的“金钥匙”。晓塘乡金元蛋业合作社去年通过网络销售鸡蛋360吨,同时通过网络从东北直接购入玉米、大豆等原料,一年节省费用近100万元。涂茨花农沈德磊自建网站发布信息,花卉远销山东、江苏等十余个省市,去年销售收入达223万元。据统计,象山县目前已有32家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重点镇乡建立网站,这些网站正把象山的农业推陈出新,让农民把生意做到国内外。

    据悉,象山县在今后3至5年时间里,还将逐步建立起县级农业数据库,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产品供求、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农业基础数据库,以进一步加快“数字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