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类:种子 | 分类:工程用草花种子 | 品种:珙桐 |
类别:观花类,观叶类,组合类 | 应用场景:家庭园艺,绿化工程,花圃苗圃生产 | 播种期:多季 |
盛花期:春 | 包装方式:普通 | 产地:国产 |
品种纯度:100(%) | 等级:1 | 病虫害:无 |
繁殖方式:播种苗 | 生长适温:常温(℃) | 净度:99(%) |
含水量:0.5(%) | 发芽率:90(%) | 百粒重/千粒重:00(g) |
播种方法
珙桐种子发芽期长,发芽率低成为人工培育的主要难题。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笔总结出珙桐毛种(毛种即为包括中果皮、外果皮的果实)冬天露地低温催芽,次年露地埋藏这一方法。具体做法是:每年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的采种季节,将采收下来的毛种直接在林缘或苗圃地堆成直径1米、高30厘米的毛种堆,置于冬天寒冷的露地环境中,使其自然冷冻,加速生理成熟,低温催芽。次年3月,在露地挖长3米、宽1米、深0.8米的坑,坑底用石砾、麦秆垫15厘米左右厚,以利排水。将经过冬天低温处理过的毛种放入坑内,种子每隔25厘米高覆土10厘米。如遇长时间干旱则适当灌水,使毛种保持湿润,如有积水应及时排出。
到10月中下旬,将经过埋藏催芽后的毛种取出。这时,种子绝大部分已开始发芽。 整地播种 播种地要选择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沙壤土,土壤酸碱度以微酸至中性为佳。切忌在粘土中播种。经过细致整地,撒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施肥量为25公斤/平方米,做成宽1.5米、长10-20米的低床。播种前每公顷苗圃地用40%的福尔马林150公斤配成1%的溶液喷入士中进行消毒。将经过处理的种子在11月中下旬播下。
每公顷播种量为7500公斤。播种采用点播,株行距20x30厘米,播种深5至8厘米,播后盖3厘米左右厚的细土。出芽时,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使土壤保持湿润。次年3月中下旬幼苗开始出土, 发芽率可达90%,在海拔较低的地方出苗更早些。
苗期管理
珙桐种子破壳后不耐水湿,刚出苗时,在阴湿、排水不良情况下,根、茎、子叶都易腐烂,死亡率高。因此,种子出芽后到真叶出现前,土壤不能太湿,应做好排水工作。同时,还须用托布津1000倍液或代森锌500倍液喷洒苗木。刚出土的幼苗不耐低温,应注意晚霜对幼苗的危害,如遇寒潮要用薄膜覆盖,注意通风透气。真叶出现后可施用低浓度农家肥,长出3对真叶后,适当施用0.5%的碳酸氢铵等化肥。及时除草,注意病虫防治。当年苗高50厘米以上,第二年秋天大部分可达到1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