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重庆市巫山县创新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通过清华大学等专家团队论证和试点示范,巫山县编制林区专项规划与“十五五”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成立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建立县林业局技术支撑、乡镇村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将林业产业发展纳入年度考核。
巫山县积极探索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新思路。实施“村道变步道”工程,在“三纵一横”规划线路上建成森林步道308.3公里,打造自然教育步道13公里、登山健身步道12公里,串联形成休闲康养、野外露营等特色步道网络。引入“康养+体育”业态,举办三峡云端骑行、三峡100越野赛等赛事20余场次,吸引参赛人员5万余人。推动“林区变景区”转型,通过改扩新建步道,串联文峰、大昌环湖等经典步道资源,构建集观光、康养、自然教育于一体的沉浸式森林康养场景。
在品牌打造上,巫山县栽植黄栌、枫香等红叶树种2000余万株,建设主题乡村旅游点,“巫山红叶”成为三峡旅游标志性品牌。在片区打造上,按照“一带三心三组团”布局,建成摩天岭森林康养基地,签约招商资金近100亿元。基地获评“中国(重庆)气候旅游目的地”,被纳入市级避暑休闲地产优先片区,今年以来,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带动群众增收3000万元。
同时,巫山县推广“村集体+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两坪乡仙女湖乐园通过村集体入股50余亩林地,实现收入500余万元,带动50余户增收。双龙镇推动近100户林农以荒山、房屋入股,相关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97.69万元,旅游收入近3年平均增速12.1%。
巫山县被纳入首批市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培育区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成效全面彰显。全县发展红叶林120余万亩,培育红叶农家乐、森林人家700余家,建成50个红叶主题乡村旅游点,开发30余种文创产品,打造10条精品线路,创造200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3万群众返乡创业。绿色贷款余额56.65亿元,增速49.52%,“巫山脆李”品牌价值105.17亿元,连续7年蝉联全国李品类第一。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