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山西省聚焦“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2100万亩,年均推进100万亩未成林封育、100万亩森林抚育,生态治理实现从“扩绿”到“提质”转型。
制度护航,以刚性保障压实护绿责任。山西省构建了“政策引领、法治护航、责任闭环”的生态保护体系,将筑牢生态底色纳入刚性约束。全面推行林长制,设立4.09万名林长,以6道省级总林长令压实党政同责;出台《山西省“三北”工程六期规划》等文件,部署防沙治沙“四大战役”与国土绿化“六大行动”。《山西省湿地保护条例》《山西省禁牧轮牧休牧条例》等法规落地,建立源头防控政策体系,为生态保护筑起法治屏障。
改革赋能,以创新实践激活绿色动能。山西省打破生态与发展的壁垒,大力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十四五”期间,全省森林保险参保面积达3.17亿亩,为林农权益提供兜底保障;试点推进县域间生态横向补偿,陵川县与高平市签订全省首份县域间森林覆盖率横向补偿协议书,为提升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益探索了新路径。
治理污染,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加大对汾河、大清河、桑干河等重要河湖的水流生态保护补偿力度,2024年全省94个地表水国考断面全部达四类及以上水质,优良水体比例达94.7%。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负责人表示,全省将立足保护、治理、利用和保障四大主要职能定位,以打好“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为统领,统筹布局实施林草生态建设各项工程任务,全力以赴为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