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十年引进500余个三角梅品种!张丽兰以花为媒搭建两岸合作交流桥梁

来源:园林网 作者:柏斌 日期:2025-11-10

张丽兰和花开正艳的三角梅

张丽兰说她父亲在台湾省林务局工作,因此是玩花玩树长大的。父亲带回三株塔类三角梅由她养护,从此对三角梅情有独钟。10年前退休后,更是全身心的投入三角梅事业。

据张丽兰介绍,因为台湾的三角梅品种不多,因此很多花友会向国外购买引种。但台湾相关部门核准的进口来源国只有日本和马来西亚。日本的三角梅品种比台湾还少,马来西亚的品种又难以满足花友对品种多样性的需求。为此,她首创以马来西亚为“中继站”的跨国合作模式,将印度、泰国等国家的三角梅品种寄往马来西亚保种培育,再合法引进台湾。这套模式虽然耗时费力,手续繁琐,却保证了品种引进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通过这种模式,张丽兰收集保存了来自世界各地的523个三角梅品种,被业界誉为“三角梅品种收藏家”。

张丽兰养植的盆栽三角梅

张丽兰告诉记者:目前这些三角梅品种,都由台湾九重葛培养技术交流社团的成员保存种植,为的是让他们在拥有不同地区的品种的基础上,培育新品种,筛选优秀品种。“我们社团最主要目标就是推动三角梅进入家户。因此,社团每个月都会举办教学交流活动,传授扦插、嫁接、盆栽、修剪及造景等专业技术。”张丽兰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张丽兰为了三角梅事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美国、加拿大都留下了她的足迹,从而对全球三角梅产业有着深刻洞察。

张丽兰在传授三角梅修剪技艺

张丽兰指出,三角梅因其苞片艳丽、色彩丰富、花期长、花量大的卓越优点,在全球城市美化和私人庭院建设的优选植物。从美国的私家花园,到印度、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中东国家的城市景观项目,再到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日益兴起的园艺市场,三角梅的应用和市场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全球三角梅产业正以品种创新与市场开拓为核心动力,向多元化、智能化、国际化方向加速发展。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三角梅在城市绿化领域的潜力巨大。中东富裕国家如阿联酋、迪拜,正大力推进大规模城市美化计划,对适应炎热干旱环境的景观植物需求旺盛,这为三角梅产业开辟了新的重要增长点。”张丽兰说。

张丽兰特别关注两岸园艺技术交流,并以实际行动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每次到大陆,她都会携带三角梅品种赠送给当地花企花友。“对我来说,这是开拓视野、结识同好的机会。通过品种交流进行推广,让大家拥有更新、更好的品种,只送不卖是我的原则。”张丽兰说。

张丽兰和花友在交流三角梅养护技艺

在张丽兰看来,中国作为全球三角梅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在广东、海南、福建、云南及台湾等主要产区已形成雄厚产业基础。她强调,两岸在种质资源、栽培技术、市场应用等方面各具优势,加强交流互鉴,对共同提升产业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她说:“产业繁荣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撑。随着中国大陆人均gdp持续增长,民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不断增强,为三角梅等观赏植物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消费升级机遇。日益旺盛的家庭园艺和社区绿化需求,正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张丽兰在嫁接三角梅

谈及未来发展趋势,张丽兰认为:三角梅产业要围绕四个核心方向升级:首先是品种创新,这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需要培育出在色彩、花型、抗病性等方面更具特色的新品种;其次是标准化与智能化生产,通过智能温室、环境控制、精准灌溉等技术,提升品质与效率;再者是市场与应用场景开拓,结合园艺休闲产业和家庭消费升级趋势,拓展应用深度和广度;此外是生态可持续价值挖掘,重视三角梅在节水绿化、改善城市热岛效应方面的独特价值。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现状,张丽兰呼吁业界同仁,包括两岸科研机构与企业,携手加强在种质创新、绿色生产技术、市场标准制定等领域的合作。“让我们以三角梅为媒,共同推动全球产业迈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未来,为世界增添更多缤纷色彩。”张丽兰描绘出一幅产业发展的美好蓝图。


(来源: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