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柏斌报道 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华南国家植物园第十一届名园名花展正式拉开帷幕。以“岭南大地的热烈篇章”,紧扣“美丽湾区,科学万象”主线为主题的本届花展,集中展示了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约600种(品种)三角梅品种,堪称一场规模空前的三角梅视觉与科研保育成就的盛宴。
正门广场景观
步入植物园,仿佛进入了一个被三角梅点燃的绚丽世界。花展主要分为室外花卉展与室内艺术展两大板块。室外展区精心设计了各具特色三大主题区域。其中在温室群景区,众多珍稀品种与造型奇特的三角梅齐聚一堂,其稀缺性与妖娆姿态令人叹为观止;而正门广场上气势恢宏的大型艺术造型与饱经风霜的古朴树桩盆景相映成趣,生动诠释了自然力量与人文艺术的完美融合;绿美广东物种园则汇聚了琳琅满目的中小型盆栽,各色品种荟萃,集中展示了植物园在三角梅种质资源收集与园林应用方面的丰硕成果。
三角梅月亮造型景观(唐玖摄)
“本次展出的约600个种类(含品种),涵盖了我园近半个世纪以来栽培保育的精华之作。”该园园林园艺部副部长邹丽娟介绍,其中不仅包括历经数十年培育的大型老桩盆景,还有众多新颖的花艺造型、新优品种,系统性地呈现了三角梅惊人的多样性与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一位专程前来参观的市民表示:从未想过三角梅能有这么多种类和形态。她说:“这次真是大开眼界,对它的生物多样性和园艺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
与此同时,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第十五届全运会,该园还特别策划了“十五种珍稀植物庆十五运”主题展。展览精选了包括杜鹃红山茶、广东木兰、香港金缕梅在内的15种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及大湾区特有植物。邹丽娟表示,珍稀植物主题展旨在让公众在欣赏植物之美的同时,更能深刻体验“绿色发展”的时代理念与“全力以赴”的体育精神,共同为盛会预热。
刘运笑的植物科学画《三角梅》
室内展区则切换至艺术频道,开启了一场以三角梅为灵感源泉的跨时空对话。“三角梅的艺术探索”室内艺术展,汇集了32位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家创作的59件精品。这些作品形式多样,从绘画到雕塑,共同呈现了一场关于自然之美、地域文化与旺盛生命力的多元对话。参展艺术家认为,三角梅顽强的生命力与热烈的绽放姿态,最能激发创作灵感,是艺术表达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繁花似景的三角梅古桩盆景
这个秋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内,六百种三角梅正以最热烈的姿态绽放,不仅构建了一个由深厚科研底蕴、灵动艺术创作与蓬勃自然之力共同谱写的生态系统,更将植物园的绿色理想,化作在大湾区随处可见的美丽相遇,为“美丽湾区”的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花开正艳的三角梅五彩缤纷(邹丽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