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浙江龙泉构建碳汇发展全链条推动生态价值转化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柯宗 日期:2025-10-28

龙泉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是全省第一批林业增汇试点县。近年来,龙泉市通过构建“生态保护—项目开发—数智贷款”碳汇发展全链条,推动生态资源扩大化、金融化、市场化,不断拓宽生态价值转换渠道,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胜势转变。

“大力推进绿化造林是强化固碳增汇能力的关键抓手,不仅能筑牢生态屏障,更能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注入长久动力。”龙泉市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

近年来,龙泉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原则,坚持以国土绿化、森林抚育等项目为载体,打造“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森林生态体系,提升固碳能力,扩大碳汇增量。

自2022年试点创建以来,龙泉造林面积2.33万亩,开展森林抚育4.07万亩,创成“一村万树”示范村15个,全面筑牢增汇根基。

在增绿的基础上,龙泉依托科研高校力量,创新珍贵树种大径材培育模式,优化树种配置,营建复层林。截至目前,建设大径材基地9357亩,每亩实现乔木层年碳汇量1.12—1.18吨,远超全省平均水平。

碳汇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利益共享机制的支撑。龙泉以省、市不同层级区域林业碳汇碳普惠项目为载体,创新建立“林场项目开发+农户收益分红”制度,打破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界限,让生态守护者真正尝到“绿色甜头”。

截至目前,龙泉共开发“浙林碳汇”等林业碳汇项目3个,核证备案减排量合计超4.3吨,达成交易106笔,交易额57.2万元,成功抵消7721.1吨碳排放量。同时,举办全省首个“浙林碳汇”项目分红仪式,16个行政村获得共计12.4万元收益,让基层生态守护者切实分享到碳汇发展成果,激发了群众参与生态管护的主动性,形成“项目增效—收益增长—管护加强”的优质循环。

为进一步提升碳汇价值,龙泉市还推行“碳标签”认证,聚焦当地竹木等特色林产品,开展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与减排效应评估,通过发放碳足迹评价证书和产品碳标签,以碳汇价值提升产品附加值。目前,龙泉已有5家企业、7款特色林产品获得产品碳标签。

为实现碳汇富民目标、拓宽碳汇价值变现路径,龙泉立足碳汇资源特性,创新提出以“单位面积碳储量、碳汇量”为核心指标的评估机制,联合农商行推出“森林险+碳汇贷”“林业碳汇权证质押+保险贷款”等创新金融产品组合。通过将碳汇评估结果与信贷服务挂钩,把无形的碳汇预期收益转化为有形的信贷支持,既降低了农户和林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门槛,又为金融机构提供了风险可控的信贷标的,形成“碳汇增信、金融助力、富民增收”的互动格局。

依托龙泉市“益林共富”数字服务平台,龙泉率先上线“碳汇金融简易评估小程序”和“林业碳汇权电子权证小程序”。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农户碳储量自动测算、碳汇价值一键生成,将原本复杂的核算流程简化为便捷操作,为银行贷款授信提供实时、精准的计算依据。目前,龙泉已发放碳汇权证2.39万余本,总面积144.29万亩,碳储量604.82万吨,龙泉市碳汇贷款额达1.71亿元,惠及林农1212户。

从山林间的植树增汇到项目开发的价值变现,再到数字化的金融赋能,龙泉已构建起全方位林业碳汇发展体系。未来,龙泉将持续深化林业增汇试点县创建成果,让每一寸山林都成为“绿色银行”,每一片树叶都为碳汇“添砖加瓦”,努力为全国林业碳汇先行示范区建设贡献更多龙泉经验和智慧。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