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西部,有一片群山环绕的农村区域,散落着8个村庄,因所住居民以杨姓为主,当地人把这儿称为“杨家山里”。杨家山里片区三山环抱,山里河一河贯穿,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
近年来,青岛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指引,将林下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适度引入林—药、林—菌、林—养、林—游等短周期的特色产品和服务,实现空间立体多元化经营,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多措并举助推林下经济发展。政府设立乡村振兴专项资金,通过直接补贴与低息贷款缓解农户资金压力。邀请专家现场开展常态化林下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全面提升农户的种植养殖技能。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机制,在林下种植松茸、丹参等高附加值作物,引入实现年产菌菇200吨,带动300余户增收。形成“林下种养+品牌溢价”的高效模式,通过发展林禽共生,将散养鸡打造为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ip。
推动“旅游+”融合发展。杨家山里依托樱桃等百年特色林果资源,通过举办采摘节庆活动吸引客流。在此基础上,突破传统模式,打造集康体养生、科普研学、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森林景观综合利用体系,通过“观景+采摘+民宿+餐饮”的全季消费场景,实现森林旅游与林下经济深度融合,形成以林养旅、以旅促农的良性循环。依托九上沟万亩生态林,发展森林步道、氧吧疗愈、中医理疗等康养项目,结合智能监测系统打造“生态数据+康养服务”品牌,精准吸引亚健康人群。建设研学基地,开设自然课程,年接待研学团队超万人次。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投资约3亿元,历经6年完善杨家山里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基础设施配套,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布局田园共创学堂、田园会客厅、院子旅居、在山里露营地等产业,目前已形成“杨家山里”30多个品牌集群。
林下经济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增收。以林下种植中草药为例,平均每户年收入达到5万元,比传统农业种植收入高出3倍以上。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2万元增至3.6万元,通过参与生态旅游服务,还实现了多元化增收。聘请返乡青年100余人带动创业,成立21个合作社,为片区及周边村庄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人,吸引村民以资金、土地等入股307户。建立“企业保底收益+村民按股分红+产品溢价分成”分配机制,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如今,“杨家山里”名声越来越响。九上沟成为山东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其“林权入股+保底分红”模式被纳入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库。
2024年,杨家山里片区累计接待游客60万人次,民宿、餐饮等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0%,旅游收入超1亿元。下一步,杨家山里将进一步深化春观樱山、夏游花海、秋尝百果、冬享雪趣的全季旅游模式,打造青岛市城乡居民休闲旅游高品质打卡地。2025年,片区力争年内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拉动旅游消费1.5亿元。